蓝营党主席的改选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,随着形势的发展,最终的对决将是郑丽文和郝龙斌之间的较量。近期,政论节目中,郭正亮透露了蓝营内部的民调,虽然不能公开,但根据这些数据,最强的两位候选人在误差范围内,且一位有强大的党员组织支持,另一位则拥有超高的网络声量。
这份民调主要是针对拥有投票权的蓝营党员,因此被认为非常权威。分析人士指出,这份民调显示,郝龙斌和郑丽文是目前最有可能赢得选举的两位候选人,而他们之间的竞争已经非常胶着,最终谁获胜都不会令人感到意外。
从中可以看出,这场改选不仅仅是个简单的党内竞选,更是一次新旧势力的较量。若郝龙斌胜出,蓝营将继续由老一代大佬掌控,保持传统路线;而郑丽文获胜,则可能意味着蓝营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,党内风格和运营方式将更趋向白营。
从六位候选人的主张来看,虽然其他五位的立场有很多相似之处,尤其是在两岸政策上更倾向于推动进一步的合作,但唯独郝龙斌显得与众不同。有人认为他在两岸政策上较为偏向绿营,这与岛内的主流氛围有所背离。郝龙斌的立场依然代表着传统蓝营的思路,即亲美、友日,力求在美国、日本和中国大陆之间维持平衡。他坚持“两岸不统、不独、不武”的立场,强调与大陆的交流必须在对等的基础上进行,体现了对本土化政治的倾向。
展开剩余64%而郑丽文及其他几位候选人则更注重蓝营内部的改革,致力于建立公开透明的选拔机制。在两岸关系上,他们更加开放,愿意主动推动两岸交流,寻求与大陆逐步接近,支持和平统一。他们的立场相较于郝龙斌,更倾向于减少与大陆的对立,也展现出对美国的不信任,认为台湾不能依赖外部势力。
虽然郝龙斌在支持度上可能占据优势,主要得益于他掌握了蓝营的系统性资源,但形势并不像他预想的那样乐观。郝龙斌的主要支持来源于县市派系和“军系”,但这两大票仓如今充满了变数。例如,他最大支持群体之一的“军系”内部,实际上存在严重的分裂。虽然郝龙斌得到了高级退役将领的支持,但在参与辩论后,一些支持者对他明显产生了失望,认为他的立场发生了变化。这背后可能与赵少康等人的影响有关,而这些变化未必与退役将领的立场一致。
此外,支持郑丽文的栗正杰透露,军系基层对郑丽文的支持非常强烈。实际上,郝龙斌能获得的“军系票”并不如他预期的那样稳固,这也与朱立伦曾经裁撤“黄复兴党部”有关,导致了“军系”的票源缺乏内聚力,选票出现大量分流。相比之下,郑丽文能获得军系基层的支持,这使得郝龙斌的最大优势开始受到挑战。
在派系支持方面,尽管郝龙斌在派系选票上占据一定优势,但岛内媒体指出,派系选票的最大问题在于充满不确定性,最终能开出多少选票仍是未知数。过去,派系选票也曾出现过联盟“骗票”的问题。
最终,不论是郝龙斌还是郑丽文,他们的胜负将取决于蓝营主流民意的走向。选择继续坚持老路的郝龙斌,可能会被蓝营改革的呼声所超越。如果蓝营想要更好发展,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,推动自我改革,与白营的合作也能更加稳固,这样才能避免被绿营反超。
发布于:天津市